主辦單位: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活動聯絡窗口:
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
2025近零碳建築設計獎
競賽執行團隊
電話:02-86676111 #2231 楊先生
Email:register@tabc.org.tw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依據近零碳建築推動策略,建立建築能效分級評估制度,將建築能效依節能成效分為7個等級,其中最高等級為近零碳建築(第1+級),可達約50%的節能,並自111年1月1日實施。為達成前揭2050淨零建築目標,建築研究依據行政院核定之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5期(114年)公共建設類「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啟動分年分階段辦理研訂建築物實施建築能效評估及改善方案與推動建築物建築能效評估及標示等相關工作事項。
為鼓勵各界參與2050淨零轉型發展,提高公眾對近零碳建築與環境永續發展的關注及認識,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期透過賡續辦理「2025近零碳建築設計獎」競賽活動,激發建築設計產業及大專院校學生針對未來創新節能技術導入近零碳建築規劃設計的發想,鼓勵投入減碳技術工法之創新加值服務;並號召於建築空間場域結合節能新興技術應用之實例參賽,促進相關產學界共同邁向永續未來,擴大各界公私協力共同推動近零碳建築之發展,獲獎作品將評估納為參與2026年淨零城市展的參展項目。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和環境污染問題,推動環境永續發展已是全球積極投入的趨勢。通過降低能源消耗和減少碳排放,各國皆致力於實現環境永續發展目標,並為未來世代創造更清潔、更健康的生活環境。
本屆2025近零碳建築設計獎競賽主題為『實現近零碳建築願景x邁向永續低碳未來』,以建築量體或空間為場域,透過環境分析結合被動式設計與建築節能手法等相關技術為主軸,包括建築座向增加日照、推廣再生能源的使用、被動式設計提高能源效率、促進綠色技術創新、改善環境管理等,結合新型工法與低碳建材使用、數位模擬、大數據分析、新型態能源等相關技術與對未來生活型態之想像,鼓勵青年學子與產業界先進為建築之減碳節能提出創新之可能與實務上之提案。
本屆競賽參賽組別分為「大專院校組」與「產業組」兩組,大專院校組著重於近零碳建築概念與設計技術設計發想,強調提案之設計理念與創新性;產業組著重於近零碳建築創新技術之應用與實證,強調參賽作品之實用性與可行性或環境效益。
參賽作品需針對基地進行初步的環境分析,並依環境分析導入相對應的近零碳建築設計手法,如:建築外殼節能設計、空調照明節能設計、低碳建材應用、能源管理系統、多元電力應用、深度節能手法、數位整合方案、水及廢棄物管理等,以符合近零碳建築理念,並著重於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參賽者需在作品中充分說明基地條件、解決方法、空間設計與導入技術與效益評估,並使用清晰的圖片、文字、表格等形式進行展示。參賽者應注意作品的整體概念、設計邏輯、技術整合應用、創新性、可行性及可持續性,並以符合現今近零碳建築的趨勢與定義為優先考量。
▎參賽作品可以是真實案例、改善中案例、規劃中案例、虛擬案例等。作品內容要符合近零碳建築概念,並著重於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參賽者需在作品中充分說明基地需求、解決方法、空間設計與導入技術、與效益評估,並使用清晰的圖片、文字、表格等形式進行展示。
▎參賽者應注意作品的整體概念、設計邏輯、技術整合應用、創新性、可行性及可持續性,並以符合現今近零碳建築的趨勢與定義為優先考量。